当前位置: 首页 > 旗区动态

东胜区:三个“小纽扣” 托起长者“食尚”新生活的关键枢纽——巴音门克助餐点经典案例报道

发布时间:2025-03-03 10:34:00    作者:巴音孟克街道养老助餐点    来源:东胜区民政局 【字体: 打印页面 保存 分享: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深入,老年人的需求已从“吃饱穿暖”转向更高层次的品质生活,涵盖社交、健康、便利等多维需求。然而,传统助餐服务往往局限于解决基本温饱问题,难以满足老年人对精神陪伴、健康管理和生活便利的期待。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和惠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在巴音门克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创新推出三个“小纽扣”模式,通过精细化服务将老年人的餐饮需求与社交、娱乐、办事、健康等生活场景深度结合,打造助老服务的关键枢纽,为长者食堂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主要做法

    1.第一颗“小纽扣”:与服务中心活动结合——搭建“社交枢纽”

    积分兑换餐饮:老年人通过参与健康讲座、手工制作等活动积累积分,兑换免费或优惠餐饮,激发参与热情,增强归属感。

    多层次聚餐活动:组织退伍军人、老同事等主题聚餐,提供情感交流平台,缓解孤独感。

    餐食手工课堂:开设美食制作课程,让老年人在动手过程中享受乐趣,深化对食堂的情感依赖。



    2.第二颗“小纽扣”:与便民服务中心结合——打造“便民枢纽”

    地理位置联动:食堂紧邻街道办事处,利用小广播、宣传单吸引办事老年人就餐。

    解决“最后一公里”:为办事老人提供便捷就餐服务,节省时间并传递社区关怀。

    扩大知名度:通过便民中心宣传,吸引流动客源,保障食堂稳定运营。



    3.第三颗“小纽扣”:与医疗卫生中心结合——构建“健康枢纽”

    营养餐配套体检:为空腹体检老人提供定制营养早餐,保障健康与就餐体验。

    个性化健康餐饮:推出低糖、低盐等餐食,精准满足慢性病老人需求。

    合作引流与市场化:联合医疗机构年引流7000-8000人次,借助毗邻体育中心的优势,面向社会开放,增强盈利能力。


    取得成效

    1.社交与精神需求双满足:通过积分激励、主题聚餐和手工课堂,老年人从被动就餐转为主动参与,实现“老有所乐”。 

    2.生活便利性显著提升:食堂与便民服务中心无缝衔接,解决老年人办事与就餐的时间冲突,日均服务量增长30%。  

    3.健康管理精准落地:定制化餐饮与体检服务结合,慢性病老人饮食依从性提升,健康指标明显改善。  

    4.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市场化运作模式下,食堂年服务人次超万,非老年群体消费占比达40%,实现公益性与盈利性平衡。




    经验启示

    1.以需求为导向,整合多元场景

    养老服务需突破单一功能,将餐饮与社交、健康、便民等场景深度融合,形成“服务生态链”。

    2.精细化运营是关键  

    通过积分激励、健康定制、地理联动等细节设计,精准对接不同群体的需求,提升服务黏性。

    3.市场化与公益化并行  

    偏远地区可借助特色餐饮吸引社会客源,以市场化收益反哺公益服务,破解资金难题。

    4.资源联动放大效能

    与医疗机构、便民中心等机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流量互通,降低运营成本,扩大服务覆盖面。

    三个“小纽扣”模式通过精细化、场景化的服务设计,将长者食堂从单一的“吃饭点”升级为社区养老的“核心枢纽”,为老年人提供了有温度、有品质的生活支持。这一模式不仅为东胜区养老服务体系注入活力,也为全国社区助老服务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板。

  • 主办单位:鄂尔多斯市民政局

    电 话:0477-8588228(传真)

    邮 箱:eedsmzj@126.com

  • 蒙ICP备19004350号-1

    网站标识码:1506000017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市纪委派驻纪检组受理信访举报电话:0477-8588223

    纪检组邮箱:mzjpzjjz@126.com

    蒙公网安备150603020001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