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03 16:14:00 作者: 来源: | 【字体: 大 中 小】 | 【
![]() |
【![]() |
分享: |
探索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
落实机构服务质量提升优举措
鄂尔多斯市养老工作现场会暨机构服务质量建设推进会结“硕果”
“要深化9073格局,努力打造并完善鄂尔多斯式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鄂尔多斯经验,为鄂尔多斯老年人提供好便捷、多元、质量高的养老服务供应”,8月30日,鄂尔多斯市养老工作现场会暨机构服务质量建设推进总结会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召开,市民政局辛宏亮局长在会上对鄂尔多斯养老服务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
总结出了不足,也总结出了好思路
养老是社会之大需,社会之必需。辛宏亮指出,当前国家、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对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视前所未有。养老工作首先要形成共识,强化共识。近年来,鄂尔多斯的养老服务发展“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但鄂尔多斯处于老龄人口不断增加、养老需求不断提高的两面夹击中,更要认清形势,针对供给总量不充分、服务质量不充分、支撑保障不充分和城乡不平衡、结构不平衡的现状,充分认识当前做好养老服务的极端重要性,把养老服务作为当前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聚焦问题短板,抓住发展机遇,加大工作力度,为应对未来挑战打好工作基础。
总结出了经验,也总结出了好举措
鄂尔多斯养老的模式重在社区嵌入。多年来的实践证明,“9073”养老服务格局是符合鄂尔多斯实际的。必须深化“9073”格局,努力打造并完善鄂尔多斯式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像日间照料中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这样嵌入在社区内、满足老年人不离开熟悉环境的愿望、便于子女探望和社会代际交融的养老服务形态,受到了普遍欢迎,是具有综合功能、富有人文关怀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是契合老人养老意愿的养老服务模式,是社区养老发展的重点。这一项工作,鄂尔多斯还将继续深化提升、全面发展。
鄂尔多斯养老的模式重在城乡平衡。即使在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的今天,全市仍有50多万农村人口,仍有近10万老人生活在农村,这就绝不允许农村成为养老服务的“孤岛”。鄂尔多斯将农村幸福互助院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残疾人危房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与资源整合利用相结合,结合地域实际新建互助院,合理利用撤点并校后闲置的旧校舍、苏木镇嘎查村委会撤并后闲置的办公室改建幸福院,发展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情的互助式养老模式。这一项工作,鄂尔多斯还将不断拓展、增大覆盖。
鄂尔多斯养老的模式重在形式多元。大力推进智慧养老,整合社会资源,依托日间照料中心、为老服务中心等设施满足社区居家老人多样的养老服务需求;通过将老年人的医疗、养生等需求充分融合,实现服务综合、设施整合,医养康养型养老机构“遍地开花”;推动养老服务业向“集群式”、“产业化”方向迈进,保障了社会资源和投入资金的有效利用;引入优质管理团队,积极开展敬老院公建民营探索,既盘活了资产,又优化了养老工作;养老机构推行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模式,机构管理成本大幅下降,服务质量大幅提升。这几项工作,鄂尔多斯还将继续推进、不断创新。
在全市养老工作现场会暨机构服务质量建设推进会期间,各旗区民政局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和相关股室负责人通过参观各旗区示范养老服务机构,依托“互学互评”活动,总结各旗区社区居家和机构养老工作以及医养、智养、旅养等多元养老服务供应方面的特色亮点及存在的困难,汇集有益思路措施,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鄂尔多斯经验”已具“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