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6 09:48:00 作者: 来源:鄂尔多斯市儿童福利院 | 【字体: 大 中 小】 | 【
![]() |
【![]() |
分享: |
在“城堡”里“育”见美好
深秋,风微凉。暖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为鄂尔多斯市社会福利院的孩子们“剪辑”下一个个生动的剪影。这些灵动的生命在阳光下的投影,温馨如画,童趣盎然,没有残缺,没有忧伤,充满希望。
这是爱心“城堡”里的温馨日常,虽然看上去和其他幼儿园、中小学校差不多,但走近便知,其实传递出这些欢声笑语的孩子,90%以上都伴有各类残疾,他们中有的存在语言障碍,有的存在智力缺陷,有的生活不能自理,还有的患有先天性重大疾病,他们或许从来没有感受到来自亲生父母的关爱,没有在父母怀里撒过娇,但却在这座充满爱和关怀的“城堡”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幼年、童年和少年。
时光的指针拨回到2019年,鄂尔多斯市社会福利事业迎来了新纪元,随着投资1.8亿元的鄂尔多斯市社会福利中心在康巴什北区落地建成,儿童福利院也在次年搬迁新址。这里有清新整洁的环境,宽敞明亮的房间,功能完备的设施设备,可为200名孤弃儿童提供生活保障,以及养护、治疗、保育、教育、康复等全方面、精细化服务。
从此,那些在鄂尔多斯市找不到“落点”的折翼“天使”,有了一个全新的爱的“城堡”,有了一方属于自己的家。
这里的一切都为孤弃儿童而准备。康复训练室、活动室、治疗室等一应俱全,先进的生活娱乐设施和医疗机构配置完备,保障了孩子“小病院内治,大病去医院”,也保证了所有孩子都能得到康复训练。
这里的事情都以孤弃儿童为重点。护理部人员72小时内进行三班倒,实现重度残疾儿童养育1:1配比,每个孩子都有专人照看。康复部以“养、教、康”一体化服务为切入点,为孤残儿童开展认知、言语、体能、日常生活动作、心理疏导、音乐疗法等多元化康复训练。
这里的快乐都为孤弃儿童而创造。院里模拟的派出所、理发店、小超市,让孩子们足不出院也能了解外面的广阔世界。每年的“六一儿童节”,院里都要为孩子举办丰富多彩的生日宴会,送上大家对孩子们美好的祝福。音乐舞蹈教室里,孩子们进行着肢体协调的训练;听力及语言训练室里,孩子们一点一点听清了外界的声音……集中而有规划的训练和娱乐项目,让很多来时卧床不起的孩子,能走了、会说了,离开护理员和特教老师也能玩起来了。
在灵魂里筑起爱的“城堡”
都说最美的遇见,是灵魂的相遇。那些与这些孤弃儿童相遇的人,更可能带着拯救灵魂的使命。
在鄂尔多斯市社会福利中心儿童福利院,50多名儿童福利工作者不仅照顾着30多名孤弃儿童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更承载着他们精神上的寄托,他们不仅是衣食父母,更是一生父母。
至今,中心主任田培丰还清晰地记得他和赵薇薇小朋友的一段对话。“叔叔,我可不可以叫你爸爸?叫李敏阿姨叫妈妈。”“你为什么要叫我爸爸?”“院里有这么多的护理员妈妈,没有爸爸,所以我想让你当我的爸爸。”从那以后,田培丰多了一个“女儿”,每一次听到,心就跟着痛一次,也被融化一次。
可以自如表达的薇薇是幸运的,还有一些不幸的孩子,他们只能躺在重瘫区,不会说话,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护理员照顾。但接触久了,护理员却练就了神奇的“读心术”。“吃饭、喂水的时候,孩子们会开心地笑,从眼神里就能看出来!”就像护理人员杨翠莲所说,那些表达不出的爱,能从孩子的眼睛里溢出来,那一刻,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童话书里的故事可能骗人,但类似童话里的故事却一直在鄂尔多斯儿童福利院上演。
当第一次见到孩子们感到害怕的护理员没过几天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当一个护理员为培养出一个独立上厕所的孩子而兴奋地跳起,当一个护理员把孩子的甲沟炎当成护理任务而定期查看修剪,当“妈妈”们意外受一点小伤而让孩子们心疼不已的时候,其实,他们的心早已在这些点滴小事中联结在了一起。“妈妈”们的付出让孩子们知道,像他们这样遭遇不幸的人,也会得到很多人的关爱,也能拥有这人间的美好。孩子们的反馈也让“妈妈”们知道,她们的每一次付出,都是对这些身体和灵魂的“救赎”。
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爱,孤弃儿童特殊的身体和生理情况更需要精准的呵护与关爱。使命呼唤担当,鄂尔多斯儿童福利工作者不仅用专业的知识为孤残儿童提供了服务,更用一颗颗大爱之心去温暖着每一个心灵,在孩子的灵魂深处筑起了一座座爱的“城堡”,让他们更有信心和力量去迎接未来的每一天。
走出“城堡”,爱在延续。
作家三毛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福利院里的孤弃儿童未来身向哪里?心安何处?这一直是摆在社会福利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领域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实,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也让这些孤弃儿童重获“新生”。儿童福利院把孩子养到18岁,不能重返社会的再转到社会福利院继续供养,整个过程的花销由国家全额拨款支付。
而另一部分能够走向社会的孩子,或许心里早已有了自己的方向。“长大了,我要学护理,回到我们福利院,来照顾更多像我一样的孩子。”简单朴实的话,道出了福利院儿童对这个世界最深情的表达。
建院至今,鄂尔多斯市社会福利院养护了160多个孩子,这些孩子有的进入了更高等的学府,有的当了厨师,有的学了小手艺,也有的已经成家立业。他们身上虽然带着各自不同的不幸,但却都闪着同样的被爱过、被呵护过的自信、自豪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