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07 11:14:00 作者:李婷 来源:鄂托克旗民政局 | 【字体: 大 中 小】 | 【
![]() |
【![]() |
分享: |
一、“五社联动聚合力 社工服务暖人心”之社工站打造
鄂托克旗积极探索“五社联动”创新模式,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统筹整合社会工作资源和基层服务事项为抓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依托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实施“五社联动”社会工作服务试点项目,成功搭建了由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志愿者、社工、社会慈善资源参与社区治理的“五社联动”社区治理平台,形成了“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社工站作为社工专业力量在基层的附着,其服务性、精准性、个性化可以满足服务对象的切实需求,为解决邻里纠纷、贫困无助等基层问题提供了柔性治理方案。
依托社区主体,强化阵地建设。在旗委、旗政府、组织部、民政局等单位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旗社工总站、乌兰镇社工站依托原有政和园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场地,进行阵地升级。按照“六有标准”,对社工站进行重新规划设计,科学布局。根据“一室多用”的原则,设置多个功能服务区。打造更为符合居民意愿、贴合实际需求的服务阵地。开展了一系列颇具公益氛围的活动,如在社工宣传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来社工站参观打卡,详细了解社工站服务内容与打造情况;开展“共育生命 建设绿色居民会客厅”移植家中绿植到社工站活动,打造一个有温度的社区活动空间;每周一至周五为社区70岁以上老人们开展“动动手指预防老年痴呆”手指操晨练打卡活动,通过每天的常规化手指操练习,把科学、健康的养生理念传递给老年人。
二、“五社联动聚合力 社工服务暖人心”之居民需求收集
群众的需求作为基层工作的支撑,解决需求首先要掌握需求。“五社联动”项目着力满足居民需求,解决难点重点问题,保障成果惠及民众,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深入人心。
收集群众需求,优化社工服务。为全面把握承接“五社联动”试点项目社区的居民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探索建立了“社工站策划+社志联动参与”服务机制。社工站联合党员、社区、大学生、青少年等志愿者,围绕政和园社区、都斯图社区及育英社区每季度开展一次需求调研,通过社工走访、入户访谈、调查问卷等社会工作方式,对社区内困难群体进行入户调研评估,从家庭结构、健康状况、经济条件、服务需求等多维度分析服务对象的致困因素与需求,积极发挥社会工作贴近群众的优势,零距离了解居民需求。同时,结合困难群体的困境情况、增收意愿,形成帮扶需求清单。对照居民需求开展亲情陪伴、生活照料、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各类关爱服务活动共计28次,其中个案服务8次、小组服务14次,社区服务6次。
三、“五社联动聚合力 社工服务暖人心”之社工力量汇聚
社工作为社会治理最重要的力量之一,他们不仅通过专业的服务扶危济困、化解难题,更大意义上还起着社会和谐的稳定器作用。
凝聚社工力量,融合志愿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发动社区居民成为社区志愿者,鼓励社区志愿者骨干结合自身所长成立志愿服务团队,开展特色社区志愿服务,吸纳居民参与。并及时提供必要的专业引导,助力提升服务能力。充分运用时间银行、积分兑换等志愿服务积分项目,加强志愿服务嘉许和激励,借此鼓励和吸引更多居民参与或组建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团队,让志愿服务的个性化因素更加凸显、团队吸引力更加丰富。乌兰镇社工站以“五社联动”模式为指引,开展多元的志愿服务,线上开展了“我帮你”志愿服务系列活动,营造出全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良好氛围;线下开展的“长者志愿服务队沟通能力提升小组”不断为志愿服务队伍赋能,让志愿服务更加精细化和专业化;社工站制定社区社会组织培育“雏鹰计划”,联合宜通、四通利达出租车公司,成立了“宜通爱心车队”和“四通雷锋车队”两支社区社会组织。截至目前已成功培育社区社会组织2支;社区志愿服务队3支、挖掘和培养社区志愿服务队骨干共6人、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共计11次。
四、“五社联动聚合力 社工服务暖人心”之社工专业培训
社会工作的复杂性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深耕基层,具备准确把握群众需求并及时解决群众难题的能力。通过社工专业培训,全面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培养铸就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专业过硬的社工队伍。
开展社工专业培训,提升社区服务质量。为提升专业社工和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技能水平和管理服务能力,加强我旗专业社工人才和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乌兰镇社工站为其开设专职社区工作者成长训练营,成长训练营采取课堂集中授课、交流讨论、线上学习等形式,传授社区工作者社会基层治理、社会工作通识教育、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等相关知识。共开展了8期的培训课程。通过每周的培训,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运用社工专业工作方法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更加全面地了解社区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进一步增强了居民服务观念,提高了社会工作专业水平和服务群众、服务社区的综合能力,为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五、“五社联动聚合力 社工服务暖人心”之专业督导领航
社工专业督导依托资深的社会工作者,对新进入的工作人员、一线初级工作人员、实习学生及志愿者,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持续的监督、指导,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和技术,以增进其专业服务技巧,进而促进他们成长并确保其服务质量的活动。
专业督导领航,社工增能蓄力。旗社工总站根据工作需求,为乌兰镇社工站定期开展社工经验分享交流会,通过互相交流困惑或经验,不断增强社工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拓展驻站社工的服务思路,有效促进社工站建设和发展能力的提升。同时,通过“看、查、听”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日常督导工作,一是实地查看。重点查看了社工站的运营情况、上墙制度建设情况和人员配备情况等。二是查阅资料。对社工站个案工作、志愿服务记录、社区活动、小组活动记录等资料进行了查阅,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三是听取汇报。听取了社工站工作情况汇报,了解项目进度和社工开展服务的具体情况和当前面临的实际困难。在实务督导环节,特聘请经验丰富的广东吴莲芳督导,按照社工站实际需求不定期进行“线上”团体督导和个别督导。实务督导重点关注社工实务能力的理解和运用,通过案例分享、理论解析、互动交流等方式开展督导培训,从而帮助驻站社工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实务难题。截至目前,共开展日常督导17场,专业督导培训3场。日后社工站将继续加强督导和培训,协助驻站社工夯实社会工作理论基础,提升个案工作开展能力,打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服务品牌项目,提高专业化的服务品质。
六、“五社联动聚合力 社工服务暖人心”之公益慈善助力
慈善事业是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就后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是国民素质提高的反映。同时,慈善事业也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种方式,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五社联动聚合力,慈善公益来助力。社工站根据各社区实际情况,建立了慈善资源对接机制,动态收集困难群众需求信息,及时对接红十字会、妇联、团委、残联以及党员、商户、群众等各方慈善资源,为困难群体提供暖心关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下,先后组织开展“迎新送暖,关爱空巢老人”、“暖心善举点亮六一”、“‘衣’旧温暖 让爱传递志愿服务”等公益慈善活动,共募集慈善资金3838元、物资2400元,为21位空巢老人购置新年用品;筹集50套学习用品和运动礼包,为28名困境儿童提供帮助,让困难群体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截至目前,乌兰镇社工站共开展社区活动28场,受益人群达460余人;开展小组活动14场,受益人群达52人;开展志愿服务11次,受益人群达220人;开展困境人群走访慰问服务20次,受益人群达4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