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20 16:33:00 作者: 来源: | 【字体: 大 中 小】 | 【
![]() |
【![]() |
分享: |
自党中央决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民政局党支部按照上级党委关于开展“两学一做”的工作要求,结合民政工作实际,精准实践,做到“四个结合”,创新思路,积极谋划,坚持以学促做,加强了党建工作与民政业务工作的融合,促进了民政工作的全面提升。
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为切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孝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民政局组织开展了“敬老大家行”活动,活动内容是组织局机关干部按照每3—4人分为一个小组,轮流到我旗各敬老院与老人谈心,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协助敬老院工作人员做饭、打扫卫生、种养殖等。从2014年开展该项活动以来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局机关党支部将此项工作作为党员干部下基层体民情的重要任务,并已形成常态化。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助于局机关干部了解民政一线工作现状,有效减轻一线工作人员劳动负担,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同时也能增进了机关干部与五保老人的感情、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学先进”结合起来。
纪念建党96周年之际,民政局党支部联合“3+1”互助共建村巴汗淖尔村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学先进、开眼界、转观念、促发展”主题活动。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学习我旗“一河三园”建设情况和无定河镇王窑湾村“调结构促转型”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活动中还实地参观了全国劳模殷玉珍生态林,并观看了殷玉珍先进事迹影像资料。通过学习积极探索和寻求巴汗淖尔村农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加快转变该村资源优势不足、生产方式单一、增产增收缓慢等问题,促进巴汗淖尔村农牧业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达到“开眼界、长知识、转观念、促发展”的目的,充分发挥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三、“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党员志愿服务”结合起来。
开展爱心结对“手牵手”幸福家庭“1+1”关爱空巢老人、困境儿童慈善志愿服务活动。该项活动通过建立“党员志愿者+空巢老人+困境儿童”长期结对帮扶的形式,对乌审嘎鲁图镇内的空巢老人和乌审旗境内的困境儿童进行帮扶。帮扶采取一对一的形式,每个帮扶小组2—3人帮助一名空巢老人和一名困境儿童,组成一个家庭,分别以“五个一”服务为要求开展活动。开展关爱空巢老人“五个一”服务,即:“一周一聊天、一月一服务、一节日一慰问、一季度一讲堂、一年一聚会”的帮扶内容;开展关爱困境儿童“五个一”服务,即:“一周一电话、一月一探访、一季度一课堂、一学期一体验、一年一新衣”的关爱活动。通过以家庭形式结对,以爱心来填补空巢老人和困境儿童的亲戚陪伴,为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切实感受到来自社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群众满意”结合起来。
去年以来我旗多次发生冰雹、洪涝等自然灾害,灾害发生后,局领导带头、亲力亲为,第一时间组织干部职工实地查看灾情、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装沙袋、扛沙袋、堵洪水,全力以赴开展救援工作,赢得了群众的尊重和好评。一是深入受灾群众家中,稳定受灾群众的情绪,鼓励他们树立自救信心,尽快恢复生产,同时对因灾导致的临时性家庭生活困难予以及时救助;二是与农牧业局、农业保险公司对接,根据参保情况,启动农业保险理赔程序;三是与气象部门沟通加强对重点天气的监测和预警,积极采取高炮作业防雹,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避免和降低自然灾害损失。四是与科技协调,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灾区田间地头,指导农牧民抓好农作物的抢种、补种、改种,积极组织开展生产自救。五是根据灾情需求,及时调运救灾帐篷、床、被褥、棉袄、雨衣、手电、喊话器、塑料布等救灾物资,积极争取旗人民政府安排本级自然灾害补助资金和应急救助资金,确保了灾区开展应急救助的需求,降低了灾害带来的损失,确保了广大受灾群众灾后恢复工作有序开展,稳定了灾区群众的情绪。